加强公众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势在必行
2023年8月4日,为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增长食品安全知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中国食品安全健康促进工程办公室召开专题办公室,研究如何利用中国食品网健康工程栏目开展全民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教育,会议确定由刘晓主任、余晓梦秘书长分食品安全基础知识、食品购买与存储安全、食品加工与烹饪安全、食品安全事件应对策略四个专题在中国食品报网对公众进行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在线教育培训。会议认为:
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势在必行
会上刘晓主任指出,食品安全是指确保人们在食用食物时不受危害的状态。它涉及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和消费等各个环节,旨在保障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在于,食品是人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人们的健康、生活质量、社会和谐紧密相关。
食品安全是指确保食品不含有害物质,不引发食源性疾病,保障人们健康的食物供应。它包括食品的卫生质量、安全性和合法性,要求食品不仅满足营养需求,还要遵循卫生规范,减少食品中的危害物质,防止食物中毒和其他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对个人健康影响方面,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食用不安全的食品可能导致食物中毒、过敏等健康问题,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对社会稳定影响方面,食品安全问题会引发公众恐慌和不安,可能导致社会动荡。食品安全事故会破坏社会信任,影响政府的声誉和治理能力。
对经济发展影响方面,食品安全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食品安全问题会引起贸易壁垒,影响国际贸易;食品安全事件的处理和赔偿成本也会对国家和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对个人影响方面,食品安全是保障个人健康的前提,有助于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使个人能够更好地发挥潜能。
对家庭影响方面,食品安全关系到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为家庭提供稳定、安全的食品供应是家庭生活的基础。
对社会影响方面,食品安全是社会稳定和和谐的重要保障,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信任。
对经济影响方面,良好的食品安全形象有助于提升企业声誉,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刘晓主任详细介绍了食品中的常见危害物质及防控措施,他着重指出化学残留物如化学农药、兽药和其他化学物质可能残留在食品中。防控措施包括合理使用农药、兽药,遵守使用间隔期限,购买有合法标志的农药和兽药。重金属如铅、汞、镉等,长期摄入可能对健康造成慢性危害。防控措施包括选择优质、可靠的食品原材料,减少重金属的进入。对微生物的鉴别和防控,如细菌,食品中可能存在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防控措施包括充分烹饪食物,避免交叉污染,妥善保存食品。如寄生虫,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寄生虫如蛔虫、绦虫等。防控措施包括食物加热处理和消毒,注意食材的来源和卫生条件。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识别和防控,刘主任认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使用,有些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消费者可通过查看食品标签,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避免过量摄入。
最后刘晓主任强调食品安全意识和知识的提升,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识别和避免食品安全问题,从而保障个人和社会的健康。
中国食品安全健康促进工程办公室主任 刘晓撰稿